查看原文
其他

人文初心 | 夏倩禧:全国一等奖!看“千禧少女”的逐梦之旅

国家奖学金、三好学生标兵、校十佳团干等60余项奖项,主持参与的5项校院级课题,自主设计的50篇教学教案、30个原创课件,都是她追光途中的“见证者”。2021年9月,她收到浙江师范大学学科教学(语文)专业硕士的待录取通知;2022年1月,她斩获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的喜讯终至……


夏倩禧大学部分荣誉证书


“倩”,意为“姿容美好”;“倩禧”,音似“千禧”。在千禧年出生的夏倩禧,以“卓越语文教师”为奋斗目标,一步一个脚印,向光而行。





梦想源于“喜”




夏倩禧对语文的热爱,源于传承与濡染。“‘妆罢低声问夫婿,画眉深浅入时无’,作者将君臣喻为夫妻,语言精细、意蕴丰厚。”中学时期,语文老师讲述《近试上张籍水部》一诗中的“婉转美”,塑造了夏倩禧对文学的初印象。“谈吐儒雅、气质沉静,当时我坐在下面,觉得老师在发光。”良师如光,她是“追光者”,优秀语文教师梦于是生根发芽。

在“学”的热爱的浇筑下,“教”的初心应运而生。夏倩禧抱定目标,从它逆推,做好规划:高考前,参加浙师的“三位一体”选拔,选择汉语言文学(师范)专业;大一,扎实学习基础,建构知识体系,寻找个人定位;大二,通过层层筛选,担任“中学语文卓越教师班”班长,初次接触师范技能竞赛;大三,学生工作、学科竞赛多线并行,她在演讲、主持、答辩中助力师范技能强化;大四,拿下师范技能竞赛国赛入场券,在学理上深入、技能上提升,她向研究生目标发起最后冲刺。


滑动查看夏倩禧的部分大学生活





“一‘千’次努力”




从大二初试师范技能竞赛到大三再战。站上讲台,从最初的局促、紧张到自信、沉着,夏倩禧完成了从学院三等奖到全国一等奖的跃迁。“这大概就是翻越重重山岭,然后迎接最好的风景。”她描述自己的竞赛之路。


夏倩禧的部分即席讲演素材


 “我最初也是生疏、局促的。”夏倩禧说道。为克服紧张心理,她进行10余次模拟上课训练、积累超10万字的备课讲稿与即席讲演素材。为沉淀比赛经验,她屡赴宁波市的实习学校旁听名师课堂。翻看她和指导老师倪玲颖的聊天记录,多是长达半小时的语音指导。 


夏倩禧与倪老师的聊天记录截图


自我潜心积累,老师耐心指引,夏倩禧先后获院、校赛一等奖,最终来到国赛决赛。受疫情影响,决赛转为“线下+线上”形式,要求选手在48小时内完成说课、模拟上课等内容。


夏倩禧备赛期间的部分往返车票


抽到《谏逐客书》《与妻书》的考题后,夏倩禧决定以朗诵为切口开展情境化的群文教学。尽管充分准备,但她的48小时,还是一度陷入困境。 

第一次磨课后,指导组老师认为教学应更侧重于内容,不能被形式限制。教学方式被否决,此时时间已近半。“我只能安慰自己不能急。”她看着面前边角发皱的讲稿、密布着红色修订的文档,回顾以往文本思路、不断进行头脑风暴……最终,夏倩禧选择放弃朗诵形式,聚焦两篇“书”中“情”与“理”的交融。随后,她反复修改5版近5000字的教学设计,持续录制视频4个小时,重复近20遍说课与模拟上课。两个夜晚,她的睡眠时间总共不超过4小时


夏倩禧国赛决赛录制现场


不辜负备赛的231个小时,夏倩禧最终夺得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,收获了属于自己的风景。“对我来说,这个过程是翻山越岭,也是打怪升级。”她谈道。克服心理阻碍、锤炼师范技能、深化内涵理解……技能与认知双向精进,她正逐步向“稳稳的实力”靠近。



“千禧代”的光热




锤炼技能是对自己负责,学生工作是让他人放心。从人文学院学生会办公室干事到执行主席,夏倩禧找准自身定位,不断反思进步,逐步成长为稳重干练的领导者。

三年有余,夏倩禧参与组织各类大小会议、校园活动20余场,编辑的短信通知3000余条,工作文件累计达100GB。担任执行主席期间,她创新发起“青苗训练营”,领导开展社会实践、创新创业等多项活动,着力推进学生会制度建设。


夏倩禧的学生工作文件夹


院学生会主席团合影(左三)


2020年的夏天,受疫情影响,我院暑期实践首次尝试“互联网+社会实践”形式,团队的交流合作受到极大阻碍。身为领队的她,带领队友合力整理出近3万字的人物访谈实录,开展多场抗疫及党史主题教育活动……落实处、做实事,实践队荣摘浙江省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大赛“百强团队”称号。回忆起审核视频文稿、策划筹备活动、每天早晚七点组织会议的日子,夏倩禧笑道:“努力后的结果令人满意,已经是我最大的幸运。”


夏倩禧带队的人文学院暑期实践队


工作与学业带来重重压力,她也曾崩溃和无措。“在发现压力不可避免后,我选择与它和平共处。”夏倩禧坦言。作为“初阳湖的常客”,她漫步于初阳湖畔,闲看黑天鹅悠游,将一切压力都化为治愈后的平和。她认为,真正的安全感,需要在坚定梦想、找寻自我价值中获得。


参与院青春诗会舞蹈节目(第一排左一)


提及自己的精神与动力来源,夏倩禧化用钱理群先生的话:“语文教师给予学生‘精神的底子’,承担着激发他们感受力的责任。”在未来,她希望做一名“点灯人”,将语文中的诗意与理性相结合,唤醒学生内在的美好情思。

对夏倩禧来说,教师梦是光,老师们举起了这捧光,她从中取出一束,走向黑暗处,点亮了需要光的地方。


夏倩禧赴鄞州高级中学实习


她与师大的缘

不止四年

她的教师理想

绵延一生

她是夏倩禧

千禧一代的一员



-融媒体中心 -

-  -


往期热文↘




文字 | 郭丽兰 丁铅铅 周洋洋图片 | 来源于本人编辑 | 郭丽兰责任编辑 | 周洋洋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